副帥張公謹提出了反對..." />
副帥張公謹提出了反對意見。他說:“皇上已經(jīng)下詔接受了突厥人的投降,特使唐儉仍在突厥大營中,怎么能在這個時候發(fā)動攻擊?”
李靖斬釘截鐵地答道:“戰(zhàn)場形勢瞬息萬變,機不可失。當年韓信大破齊國,便是抓住了戰(zhàn)機。如果能以此一戰(zhàn)擊破突厥,唐儉之輩何足惜哉?”
這就是名將之所以是名將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他不但要比普通將領更有謀略、更有膽識、更有決斷力,而且絕對要比普通將領更為冷酷無情。
在李靖看來,犧牲一顆唐儉的人頭,換取對突戰(zhàn)爭的最終勝利,這絕對值得。
是日深夜,李靖率部先行,李世勣隨后跟進。大軍進入陰山,遇到東突厥的殿后部隊一千余帳,唐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悉數(shù)擒獲。李靖命這些人當向?qū)?,大軍繼續(xù)向縱深挺進。
東突厥的喪鐘已經(jīng)敲響,可頡利可汗依舊沒有聽見。
他再次犯了麻痹輕敵的大錯。
當唐朝特使唐儉一行來到磧口時,頡利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了。
他一陣竊喜,同時暗暗打定了主意——權且跟唐朝虛與委蛇,詐降稱臣,伺機返回漠北,養(yǎng)精蓄銳,等到來年秋高馬肥之時,再南下報仇。以牙還牙,以血還血。
頡利的如意算盤打得嘩嘩響。